close

憂鬱症就像一絲細繩綁住自己的心而已!

我也得過憂鬱症,也很清楚那突然的莫名其妙的心情低落與痛不欲生。但是我也知道,即使在憂鬱症風暴中,我還是有一點點覺知的,我還會把那想死的念頭當作是幻象而不會去理它。也就是說,我完全沒有自殺的行為。
我覺得心病還是得把埋藏在心中的那個結打開才能豁然開朗!仔細去探究 ,那其實只是一點點小結而已,後來我都覺得憂鬱症就像一絲細繩綁住自己的心而已,只要你維持覺知並堅定去衝,一下子就能把憂鬱症的困擾打散;而且要維持運動,譬如跑步,在那跑步的寂靜空檔當中,你可以很沉靜,也可以看清你的心結,然後思考出因應之道。再回到日常生活中,堅定去做,就可以一步步擺脫憂鬱症!
如今,我覺得,雖然得到憂鬱症是很不預期,很不喜歡的,但是我走過這個磨難之後,我會覺得這個經歷對我的人生是很有幫加分作用的!我現在過得越來越輕鬆自在、快活享樂,充滿光明、喜悅!
http://chernjming.pixnet.net/blog/post/167176214

 

好難正面,我是不是得了憂鬱症?心理學家:就像感冒,每人一生都會經歷幾回

http://health.businessweekly.com.tw/AArticle.aspx?ID=ARTL000022524&p=1

還記得去年九月,我第一次寫部落格時,寫了一篇名為〈也許,改變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困難〉的文章。可是我們也都知道,當我們真正要改變的時候,常常又覺得壓力很大。我們總是希望能夠走出舒適圈(comfort zone),讓我們的視野更廣闊;我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夠更快的從負面情緒當中恢復過來,失戀的時候不要為了那個爛男人難過那麼久,考差的時候難過也沒用,不如早點再站起來;但是我們的身體卻毫無動力,即使我們知道怎麼做比較好。最近,當我在思考知道該怎麼做和做到之間的差距時,突然想到了一篇大二時讀過的,關於正向心理學的論文。

過去的心理學家,曾經對於為什麼正向情緒會在演化下被留存下來,感到十分的困惑。當我們出現負向情緒時,往往會導致特定的行為,例如恐懼使我們逃跑、生氣使我們攻擊;但是,正向情緒似乎不會導致特定的行為。

過去的討論,在Fredrickson發表的一篇論文裡,得到了詳盡的解答。Fredrickson在2001年發表了這一篇跨世紀的大作: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,用來探討正向情緒的作用,截至目前為止,已經發表了32個版本,被引用了5196次,堪稱正向心理學研究的權威。

在這篇論文的文獻回顧裡,Fredrickson提到了,正向情緒有助於開拓我們的思想與行動,而負向情緒則會限縮了我們的思想與行動。

過去的研究發現,愉快(joy)的情緒能夠促使我們去玩樂、擴展我們的極限、變得更有創意;而且這樣的效果並不只局限於社會性的或是物理上的行為,也包含了知識上以及藝術上的行為;而對某事感興趣(Interesting)則促使了我們去探索外在世界、學習新知識、經驗,並且從中擴展自我;滿足感(Contentment)則是促使我們去品味當下,讓我們對自我和對這個世界有了一些新的觀點[7];榮耀(Pride)則讓我們願意在未來把我們的收穫分享給大家;而愛情(Love),則是這些正向情緒的融合體,讓我們經驗到了安全感和親密關係;讓我們願意和愛人分享上述的這四種正向情緒。

Fredrickson曾經做過一個實驗,來驗證正向情緒是否真的會促進我們開闊視野。實驗者找來了一群受試者,讓不同組的受試者,分別觀看一些會喚起情緒的短片(Short,emotionally evocative film),這些短片分別是愉快的、滿足的、恐懼的、憤怒的,以及中性的短片。在那之後,實驗者會要求受試者,用我想要(I would like to……)來造句。結果發現,觀看正向情緒喚起影片的那組,比起負向組和中性組,寫了更多他們立馬願意去做的事情。

除此之外,在這一篇論文裡,Fredrickson還提到了一連串的實驗,綜合這些實驗的結果,Fredrickson發現正向情緒除了能夠讓人們的想法-行動變得更開闊之外,也能夠較快從負面情緒造成的高血壓、焦慮感等等狀態當中恢復過來;除此之外,還能夠促進我們的心理彈性(fuel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),讓我們較容易從創傷當中恢復,並讓情緒更為平穩。

我們總是聽到別人說,要跨出自己的舒適圈,才能看到更多的風景;而正向情緒,似乎正是帶領我們跨出那一步的嚮導。如果正向情緒有這麼多的好處,那我們又該如何好好的利用它們呢?

在跨出去的同時,面對你的負向情緒

你一定很好奇,為什麼我會要你面對你的負向情緒呢?其實這很容易理解。當你現在壓力很大、很難過的時候,如果我要你多往好處想,會過得比較好,你一定覺得我講的都是廢話,因為這些你也知道,只是現在就是做不到嘛!心理學上有一個蔡戈尼(Zeigarnik effect),就是說明了這樣的現象:我們會對未完成事項的記憶特別深刻。所以,在跨出去的同時,也請你回過頭來,好好的面對那些,你還沒處裡完的負面情緒。

有些人會以為,只要我們變得夠好,那我們就不怕挫折,沒有脆弱了,但是那是不可能的想法。正向心理學不是要你變得無堅不摧,而是能夠接受自己的脆弱,接受自己即使變得再堅強,都還是會有生命不可承受之輕。因為,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件遙不可及的夢想。關於這一些,我會推薦你去看《脆弱的力量》,這是一本很棒的書,能夠帶領著你去看待自己的脆弱與無助,從而變得堅強。

如果你現在遇到了很大的挫折,暫時沒辦法往正面想,那就給自己一點時間休息一下吧。可以找一些懂你的朋友聊聊(關於傾聽,可以參考這一篇:「正面思考」也是一種壓力!朋友心情不好時,最能安慰他的一句話是....),也可以尋求心理師的專業幫助。但是有一個例外,如果你有了一些憂鬱症的症狀,多談你的挫折與負面情緒,只會讓你變得更憂鬱而已,這時候我會建議你去看心理醫生,別怕,因為根據正向心理學家Seligmen的說法[12],就在此時此刻,美國大概也有1/4的人正在跟你經歷相同的憂鬱情緒;憂鬱症就像感冒一樣,每一個人一生中都會經歷過幾次的。但是,這並不是說你就不必去處理你的那些負面情緒,而是要等到你情緒平靜一點,才能好好的面對它們;就好像我們都知道,如果能從分手當中學會些什麼,對未來的感情是有幫助的,但是沒有人會在分手第一天就開始反思、檢討,因為那只會讓你更難以自拔而已。

切割目標,勿好高騖遠

在我們設定自己想做的目標時,千萬別把目標訂得太大,我們可以設定一個長遠的目標,但是在追尋這個目標的時候,應該把它切成許多小目標,再來一步一步達成。在心理學討論壓力時,有一個所謂的倒U理論:壓力適中時,才會有最好的表現。

所以,如果你設定的目標,能夠給你適度的壓力,那麼你就會有最好的表現,太大的壓力會讓你挫折,太小的壓力則會讓你覺得無聊。例如,你想要交一個女朋友,但是你跟女生講話都會緊張,那你可以設定的目標就是,每天跟你旁邊的女同學閒聊幾句,而不是一開始就想直接把到妹;如果你的目標是能夠多益考900分,但是你的實力明顯的不足,那不如就先設定,要在做模擬試題時能夠拿到700分,等到達到之後再逐一往上加。因為,適當的目標才能給你最好的表現。

尋找心流經驗

心流(flow)的概念是由正向心理學家Csikszentmihalyi, M所提出來的。想像你現在站在一個滑雪道上,正在由山坡上往下滑,迎風吹來刺骨的寒風,你如果稍有閃失就會跌落山谷,這時候,你的意識應該是會專心一志的看著前方,平時困擾你的雜念也全被拋諸在外。這就是所謂的心流經驗。Csikszentmihalyi, M把心流經驗定義為:運用我們的高技能來做高挑戰的事情時,所產生的專心一志的經驗。這是一個很美好的經驗,而心流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忘卻許多生活中的煩惱,帶給我們許多的正向情緒。每個人的心流經驗都不太一樣;對我而言,攝影就是一個很棒的心流經驗,在捕捉美景的那個當下,專注的看著觀景窗,等待按下快門的那個時機;我也曾在打棒球、打籃球、算數學、騎機車……等等的事情上,出現過心流經驗。而你的呢?就等待你自己去尋找了。至於心流經驗的相關研究以及益處,我會推薦Csikszentmihalyi, M所著的《生命的心流》這本書,或是可以看看他在TED的演講

妥善分配時間,動手開始做

也許你有一些想嘗試的新經驗,但是卻遲遲不願意動手做的話,那也是白搭。你要做的是,立刻把這件是排入你的行程表(關於行程表與時間管理,可以參考我寫的這篇)。千萬別小看動手開始做的力量,心理學研究上有一個腳在門檻內(foot-in-the-door)效應,只要你一開始做,那你就很容易一直做下去了。

這個效應曾經有一個早期的實驗,一群心理學家打電話給California 的家庭主婦們,然後問他們是否願意填一份關於家用產品的小問卷。三天之後,那群心理學家又打來了,這次,這群邪惡的(?)心理學家,問這些可憐的(?)家庭主婦,是否願意讓他們派五六個人,花兩個小時,到他們家清點它們的家用產品。這些填過問卷的人,比起沒有填過問卷就直接被要求的那些人,有了2倍多的機會同意這樣的請求。另一個更近期的研究發現,當人們被問到,是否願意在酒後叫計程車,那群填過反酒駕請願書的受試者,比起沒有填過的另一群受是者,更願意這麼做。

所以,你唯一要做的就是,拿出你的行事曆,填上你的小小目標吧!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陳俊名 的頭像
    陳俊名

    陳俊名蛆蛆人生

    陳俊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